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太玄部
(十一文是年 北魏宇文泰
立南阳王宝炬于关西是为/西魏 帝改元大统鄱阳鲜于琛反号上愿元 二年)
(汾胡王迢触二龙号平都元年 …… (第 8b 页)
(帝西魏废帝三年为 宇文泰
所废子齐王/廓立是为恭帝元 在位三年改元一) 乙亥敬帝
绍泰元年(一阳是年二月即皇帝位于浔阳王僧辨 (第 9a 页)
 (壤传云盟于黄父杜注黄父即黑壤盖二名为一地/矣黑壤山在今泽州府沁水县西北四十里浍水所)
 (出后周 宇文泰
小字 (第 41a 页)
黑獭
讳之改曰乌岭)阴地(宣二年赵盾自阴地率诸/侯之师以侵郑杜注晋河)
 (南山北自上洛以东至陆浑哀四年蛮 (第 41a 页)
江)有州
九十七郡百有六十县三百六十有五
宇文周起自高平据有关陇(初尔朱荣遣贺拔岳讨关/中群盗悉平之 宇文泰
以)
(功为原州刺史寻迁夏州会岳为侯莫陈悦所杀泰讨/平之遂有贺拔岳之众军于高平魏主拜奉为雍州刺)
( …… (第 19b 页)
修奔长安泰自为大丞相寻弑修/而立南阳王宝炬至宇文觉始篡位)于是河
南自洛阳之西河北自晋州之西皆为周境 文帝
既西 …… (第 19b 页)
          右南北朝
地志隋灭梁并陈天下为一(都邑考隋承周旧改筑长/安城而都之今西安府城)
(是炀帝人改筑洛阳城/为东都今河南府城是)析置州县 (文帝
初以官烦氏弊/废五百馀郡以州治)
(民职同郡守无/复刺举之任)炀帝平林邑(今云南徼外占城国是炀/帝于 (第 20a 页)
 又姓晋偃籍(又集韵于殄切音蝘义同)(唐韵正韵𡘋奴乱切渜去声说文弱也又鲁峻孟郁郭仲奇碑儒作偄)
(集韵朱用切音踵儱偅不遇貌儱偅与龙钟陇㮔躘踵通皆状其潦倒荀子议兵篇陇种而退注遗失貌即龙钟埤)

(苍作躘踵指南作儱僮北史李穆传 宇文泰
战败敌兵追及穆以鞭击泰曰笼东军士尔曹主安在笼东犹陇种言兵败披靡)
 也字虽各别音义相同(又与憧同易咸 (第 44b 页)
  壤山宣七年会于黑壤即此左传谓之黄父文十

  七年晋侯蒐于黄父杜注即黑壤二名为一地后
  周 宇文泰
小字 (第 103b 页)
黑獭
讳之改为乌岭浍水所出
沁州
 今州南十里有铜鞮故城为羊舌氏之食邑昭二十
  八年分其地以乐霄为铜鞮大 (第 103b 页)
 (昭二十二年王田于北山杜注北邙也在河南府治/洛阳县城北十里连偃师孟津巩三县连亘四百里)
 (魏文帝欲平北邙山令登台便见孟津以辛毗谏而/止周 宇文泰
攻河桥据北邙为陈魏公李密攻郑郑)
 (王王世充自引精兵出偃师据北/邙以待之盖自古为洛阳形胜地)
河阳 (第 35a 页)
 附录左传(赤狄侵晋取/向阴之禾)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黑壤今山西/泽州沁水县)
 (西北四十里黑岭周 宇文泰
改为/乌岭寰宇记云即春秋晋黑壤也)
 左传(郑及晋平公子宋之谋也故相郑伯以会冬盟/于黑壤王叔桓公临之 (第 4a 页)
遏作壅蔼)(韵补徒对切易
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窜七外切)
(唐韵正音太说文獭从犬赖声魏书 宇文黑獭
后汉
书北史并同梁书兰钦王僧辩侯景传并作黑泰)
(集韵祖外切音最庄子支离疏者会撮指天向秀读)
(唐 (第 15a 页)
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
括)
(集韵他括切同脱孟子不税冕而行)(韵注音闼说文秦字注古音入声他达切魏书 宇文黑獭
后周书北史并同梁书兰钦侯景传并作黑泰)(集韵尸栝切庄子会撮指天向秀读七日夜女郎歌春离
隔寒暑明秋暂
(第 4b 页)
  (杀清河幽胡后于北宫先一年羽林戕张彝而高/欢蓄士马后数年梁取寿阳又两年而胡后弑主)
  (尔朱荣举兵晋阳沈妖牝诛徐郑魏主攸方诛朱/荣而朱兆亦复弑攸高欢起乘其敝与 宇文泰
抗)
  (立东西兵革之事无日无之八十老公偷五十年/之治而卒以贪纳叛人饿委沙丘简文既废侯景) …… (第 23a 页)
  (以元舅之埶手携幼主得其宝圭上无刘宋中外/挞伐之勋次无萧齐骲箭引满之迫下无萧梁戮)
  (兄遣客之危次无陈武讨景乘乱之业虽高洋 宇/文泰
之取两魏未有如此之委蛇颂容者也泮自)
  (开皇已酉以前叔宝至德戊申以后损益中交后/际归唐前际归晋晋 (第 34b 页)
 (末有刘黑闼吴黑闼皆以此为名太闼转写不同尔)



同上 魏书 宇文黑獭
后周书北史并同(梁书兰钦王僧辩侯景传并作黑泰)说文獭从犬赖声 



去声则音赖(今此字两收于十四 (第 46a 页)
 (末有刘黑闼吴黑闼皆以此为名太闼转写不同尔)



同上 魏书 宇文黑獭
后周书北史并同(梁书兰钦王僧辩侯景传并作黑泰)说文獭从犬赖声 



去声则音赖(今此字两收于十四 …… (第 49a 页)
 (从是往我从是决)


同上(说文鈌从金夬声)


同上(说文从㲋夬声)



去声则羌瑞反(史记荆燕世家独此尚觖望索隐曰觖音决又音窥睡反)卢绾传为群臣觖望索隐 


曰觖音企韦昭音冀(后汉书李通传论污灭亲宗以觖一切之功注觖望也音丘瑞反)阴兴传令天 


下觖望觖音羌恚反(臧洪传觖望非冀觖音羌恚反)今此字两收于五寘十六屑部中 



去声则古惠反(说文抉从手夬声)

(胡决切)

去声则胡桂反(汉马融长笛赋于是山水猥至渟涔漳溃淡滂流碓投瀺穴争湍苹萦汨活澎濞波)


澜鳞沦窊隆诡戾𤀰瀑喷沫奔遁砀突(魏陈思王 文帝
诔悲夫大行忽焉光灭永弃万国云往雨绝承) (第 79b 页)
(为裒氏周 文帝
达步妃生齐炀王宪七)(同上)(马舄草名)(嚈哒西夷国名)(羊子)(虫名)
(水出貌)泥一 (第 27a 页)
 资强起弱之道也不然则废于弱知所附而又知所
 择者以弱用强之哲也不然反毙于强江黄之主齐
 虽可以获一时之美观而终不免于灭魏孝武之依
  宇文泰
虽可脱一时之虎口而竟至于亡故东莱有
 言曰为国者当使人依己不当使己依人己不能自
 立而因人以为重未有 …… (第 1b 页)
 桓仗义江黄睦焉及楚人围之旋以亡灭齐忽简书
 而莫之恤也齐晋犹不可依况其他乎虽然此特论
 人之不足依耳抑尤有甚者焉魏孝武胁于高欢所
 恃者 宇文泰
耳一旦脱身虎口杖策入关舍所畏而 (第 2a 页)
 得所依天下之乐孰有过于是乎然孝武之祸不在
 于所畏之高欢而在于所依之 宇文泰
以是论之非
 惟人之不可依而祸实生于所依也外物之变不可
 胜穷恃外以为安者其失岂一端邪使郑忽不辞齐 (第 2b 页)
寸此何解也汉高帝左股七十二黑子而 宇文泰


亦背有黑子宛转若龙盘梁武帝有文在右手曰


武隋文帝有文在左手曰王苻坚何人背有赤文


隐起成字曰草 (第 6b 页)
得愿也(二之奔五谋出险/也至而果可凭以)
(安其愿得矣少康之奔有虞以之周之晋郑/焉依犹次也魏孝静之奔 宇文泰
失所愿矣)○六三涣
其躬无悔(坎至于三险已将出而与巽相接且变巽/以从之并其身而涣之矣又何悔之有)(第 32b 页)
  (和十七年南巡为之流涕景明二年广阳王嘉请/筑洛阳三百二十三坊从之三年修营甫成后元)
  (颢入洛侯景烧金墉高观 宇文泰
苦战邙山城市/又废隋营新都并洛阳县迁入都城其地遂虚今)
  (故城在府东二十里有铜驼街在宫南旁有汶阳 …… (第 4a 页)
  (王是也其后成王为岐阳之蒐宣王亦大猎岐阳/盖亦因省视宗国遂会众以讲武耳东汉建初七)
  (年幸岐山西魏大统十三年 宇文泰
从魏主狩岐/阳唐贞观七年于其地置岐阳县十六年校猎于) …… (第 7a 页)
 北山(昭二十二年王田于北山杜注北芒也也芒山/一作邙山一名平遥山亦郏山之别名 魏文)

  (帝欲平北邙山令登台便见孟津辛毗谏曰若九/河盛溢丘陵皆夷何以禦之乃止 宇文泰
攻河桥)
  (据北邙为陈李密攻王世充自引精兵出偃师阻/北邙以待之盖洛阳形胜地也今在河南府城北)
  …… (第 18b 页)
  (南郡范志曰瀍水出今洛阳县西北榖水之东岸/有榖城山即其地也徐广曰周亡所存止七县榖)
  (城与焉西晋并入河南故有城存魏大统四年东/魏侯景围金墉 宇文泰
赴救至榖城北齐常山王)
  (演增筑榖城置戍以/备周师谓之严城)
 简城(见上路臣谨按周有简师父简城 (第 27b 页)
  (归我焦曲沃焦与曲沃地相近也又秦纪惠文王/后十一年樗里疾攻魏焦降之东魏武定初高欢)
  (使李徽伯刺陜州筑垒于此因鸡足山为址后遂/名徽伯垒四年为 宇文泰
所拔今陜州南二里有)
  (焦城小水经注上阳虢仲之所都为南虢其大城/中有 城古焦国也武王以封神农之 …… (第 16a 页)
 黄父(文十七年晋侯蒐于黄父杜注一名黑壤晋地/宣七年会于黑壤传盟于黄父杜注黄父即黑)
  (壤泽臣谨按昭二十五年会于黄父即此黑壤山/在 州沁水县西北四十里后周 宇文泰
小字 (第 23a 页)
黑)
  (獭
讳之改为乌岭唐会昌三年晋绛行营节度使/石雄讨刘稹败之乌岭即此李德裕曰乌岭距上)
  (党百五十里亦曰 (第 23a 页)
  (间武帝太初元年徙弘农都尉于武关晋永和七/年桓温伐秦步兵自淅川以趣武关败秦军于蓝)
  (田义熙十二年刘裕伐秦遣沈田子等趣武关明/年田子入武关进屯青泥姚泓来战败之东魏取)
  (荆州 宇文泰
遣独孤信出武关攻东魏兵于淅阳/后高欢遣高敖曹由武关趣商洛击 (第 27a 页)
宇文泰
唐建)
  (中时江淮输贡为淮西李希烈所阻皆繇荆襄趣/武关盖自古以为险阨矣今繇河南之南阳湖广)
  (第 27a 页)
 (甚内人能无言岂可复道使争耶故如刘弘/之理国谢密之理家可谓得仁之能者矣)

 (南北分裂礼教陵夷当魏时有苏绰仆射周惠达称/其有王佐才尝与 宇文泰
如昆明池观鱼至城汉故)
 (仓地问左石知者惟绰历历道之既典机密始制为/文案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后 (第 63a 页)